一、夫妻双方惜字如金
二、生活中不再有兴奋点
三、不再争吵
四、性生活可有可无
3·15过去了,打假的话题没有冷却。人们除了谈论被严厉“打假”的伪劣产品,有人提出情感也要“打假”——有一种情感“假货”叫橡皮婚姻,指男女双方都尽职尽责,但貌合神离,无爱又无痛,无趣也无梦,法律意义上的婚壳尚在,跟离婚相比,就差一个证了。
80后结婚两年就“橡皮”
“橡皮婚姻”是个新名词,但是对照王朔那部有名的小说《橡皮人》,意思很容易明白,其实就是情感麻木。
和一下能联想到的“七年之痒”不同,橡皮婚姻在才结婚一两年的80后群体中已经出现。
从事外贸工作的陈先生通过相亲认识了公务员李小姐,双方觉得条件匹配,相处一年后在家人的催促下结了婚。因为业务往来,陈先生每个月起码要往返于南京与美国一次。恋爱的时候,两人每一次分开都有“小别胜新婚”的感觉,觉得距离产生美,可是婚后,这种离别却成了两人战争的导火索。李小姐常常要一个人吃饭,一个人逛街,她总是觉得很孤独。
渐渐地,孤独变成怒火,甚至在他们团聚的时间里,也有怨气,总抱怨老公不够爱她,而老公埋怨妻子不够理解。两人的生活变得很平淡,早晨起床,李小姐很平淡地对老公说3个字:“我走了。”老公答道:“嗯。”白天没事时,他们从不打电话,有事时才简短地打电话说几句。中饭各自在食堂吃,晚饭在父母家吃又要装作和睦的样子,两人都说觉得累了。
老年人“橡皮”是常态?
说到橡皮婚姻,林小姐说自己的父母也是一例。她发现自己出嫁以后,父母的交流明显变得很少。她每周回家,发现以前吃了饭父母总要一起看电视的,可是现在两人都是各看各的。
有天一进家门,看到家里买了很多菜,但是有好几样菜都买了两份,林小姐还以为是爸妈怕不够吃,结果问了才知道是父母买重复了,她很吃惊,两人已经到了连买菜都不商量的地步了。“这要搁到以前,两人肯定要吵起来,可现在完全无所谓的样子。”林小姐说,看着父母这样过日子,她很为父母焦虑。而父母也没有意识到这种异常,她有次跟妈妈聊起,妈妈还说,“如果像我们这种情况有问题,那好多家庭都要散了。
情感专家:有爱才是家
橡皮婚姻的情感状态是婚姻中缺少爱:“自己没有体验爱的幸福,也没有让对方感受到爱。”橡皮婚姻的确在80后夫妻和老年夫妻中比较高发。
因为80后群体的生长环境,决定了他们更关注自己的生活,习惯了被家人给予爱,但是怎么爱别人却做得不够。另外,年轻小夫妻其实共同生活的时间很少,早晨买早点,中午单位吃,晚上可能又有应酬,没有多少交往内容。年轻夫妻工作再忙,也必须要有个“家庭日”,比如周末,可以把时间完全留给彼此,“有房子不等于有家,有爱才是家。
而老年夫妻会出现橡皮婚姻,专家认为是生活目标的丧失,在子女结婚前,老人的重心在子女身上,孩子结婚以后就少了交集。专家建议,和年轻人一样,老人也需要有共同生活的时间和内容,比如一起出去旅游、赏花,即使爱好不同,老头子下棋,老太太可以陪在旁边织毛衣,“不管年纪多大,也要保持对生活的热情,培养相互之间的欣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