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婚登记创下1986年以来新低

时间:2023-12-26 16:51:47
结婚登记创下1986年以来新低

结婚登记创下1986年以来新低

结婚登记创下1986年以来新低,从近四十年数据看,我国出生人口在经历1987年这一近40年的最高峰之后,连续多年下行。处于适婚年龄的年轻人数量也在下降。结婚登记创下1986年以来新低。

  结婚登记创下1986年以来新低1

民政部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,2021年我国结婚登记数据为763.6万对。这是继2019年跌破1000万对、2020年跌破900万对大关后,结婚登记对数再次跌破800万对大关。媒体统计显示:这一数据创下1986年以来的新低。

近年来结婚登记人数持续下降,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:

首先是人口趋势。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我国1980-19 89年出生人口有2.23亿人,1990-1999年出生人口有2.1亿人,2000-2009年出生人口有1.63亿人,整体呈下降趋势。

其次是适婚人口男多女少。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,20-40岁男性人口比女性多1752万人。

第三是初婚年龄推迟。近日,全国多地民政部门陆续公布的2021年婚姻登记数据显示,初婚平均年龄普遍推迟。例如,2021年安徽省初婚平均年龄为男31.89岁,女30.73岁。数据显示,2008年以后安徽初婚年龄逐渐上升,从一开始的26岁左右到现在已突破30岁。

第四是房价和彩礼等经济因素。房子是结婚的首要条件,虽然有一部年轻人可以接受租房结婚,但在大城市房租价格也高企,现在也有很多年轻人希望买房结婚。一些年轻人由于买不起房,只能选择推迟结婚。在部分农村地区,彩礼金额高也导致很多年轻男青年结不起婚。并且,往往越是偏远、经济不发达的地方,彩礼要得越高。

第五是社会竞争激烈。根据教育部数据,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到1076万人,同比增加167万,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。近年来,许多大学毕业生选择“慢就业”。如果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,结婚生育意愿自然会降低。

另外,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,年轻一代的婚姻观念已经发生改变,这也是结婚登记人数下降的原因之一。与父母辈相比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把单身视为一种正常的生活选择。“30多岁了还没结婚”在年轻人中已经见怪不怪。

我国结婚登记对数在2013年达到1346.93万对,此后逐年下降,2021年结婚登记对数已经是连续8年下降。从结婚率来看,2013年我国的结婚率为9.9‰,此后逐年下降,2021年结婚率下降到5.4‰,也是连续8年下降。

值得注意的是,结婚率下降并不是我国的独有现象,而是许多发达国家的普遍现象。根据经合组织数据,从1995年到2019年,日本结婚率从6.4‰下降到4.8‰,韩国结婚率则从8.7‰下降到4.7‰,美国结婚率从8.9‰下降到6.1‰。

根据《中国统计年鉴2021》的数据,按每5岁分组的人口数来看,2020年30-34岁人口有12415万人,25-29岁人口有9185万人,20-24岁人口有7494万人。由于步入婚龄人口数量呈不断下降趋势,可以预计,未来几年结婚登记人数仍然会下降。

结婚是人生大事,并且与生育问题息息相关,结婚率降低会影响人口出生率,进而影响经济社会发展。我国出生人口从2017年到2021年已经是连续5年下降,背后的原因是与结婚登记人数不断下降分不开。

面对结婚人数和出生人口下降的局面,政府部门需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年轻人结婚生育,包括积极出台相关政策降低年轻人的住房成本。此外,社会各方也需要引导年轻人树立积极的恋爱观、婚姻观和家庭观,共同关心适婚人群的婚姻问题,积极创造有利条件,让更多的适龄人群走进婚姻、建立家庭。

  结婚登记创下1986年以来新低2

民政部最新发布的统计季报数据显示,2021年我国结婚登记数据为763.6万对。这是继2019年跌破1000万对、2020年跌破900万对大关后,结婚登记数据再次跌破800万对大关。

根据报道,这也创下了1986年(民政部网站公布有1986年以来的数据)以来的新低,仅为2013年最高峰的56.6%。

历年结婚登记对数。图片来源:第一财经

广东和河南均为59.1万对

并列第一

结婚人数快速下降,与适婚人群总量减少有关。从近四十年数据看,我国出生人口在经历1987年这一近40年的最高峰之后,连续多年下行。也就是说,随着“95后”乃至00后进入到婚育阶段,处于适婚年龄的年轻人数量也在下降。

另一方面,这也跟年轻人尤其是“90后”初婚年龄大幅推迟有关。数据显示,2008年以后安徽初婚年龄逐渐上升,从一开始的26岁左右到现在已突破30岁。根据贺丹、张许颖、庄亚儿等人的一项研究《2006~2016年中国生育状况报告——基于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数据分析》显示,女性的初婚年龄从2006年的23.6岁上升到2016年的26.3岁,10年间上升了2.7岁。

在结婚人数下降的同时,单身群体正不断壮大,单身经济也随之崛起,对包括房地产、家电等行业都产生巨大影响。

分省份来看,有10个省份结婚人数达到或超过30万对,分别是河南、广东、四川、江苏、山东、安徽、河北、湖北、湖南、云南,其中河南、广东和四川均超过50万对,广东和河南均为59.1万对,并列第一。

总体上看,各地结婚登记人数多少,与各地的人口总量尤其是户籍人口总量有关,其中河南是户籍人口第一大省,广东常住人口最多,且年龄结构较为年轻。结婚人数多,也意味着接下来这两省的出生人口数量也会名列前茅。

31省份2021年婚姻大数据。图片来源:第一财经

多地初婚年龄推迟

此前,多地2021年婚姻大数据相继出炉,初婚年龄推迟的现象十分明显。

杭州2021年结婚登记人数,比上年增加2135对。杭州市民政局工作人员说:“一方面杭州是人才流入地,且大部分是适婚年轻人;另一方面我省实行婚姻登记全省通办,很多人感觉方便,且在杭州登记,还能留下美好的回忆。”

杭州去年男女结婚年龄比前一年略有推迟。男性初婚平均年龄28.5岁、女性27.1岁,与去年相比分别晚0.2岁、0.3岁。

在湖南岳阳,2021年全市共有24672对情侣喜提“红本本”。2017年,该市共有39271对男女办理结婚登记,2018年35329对,2019年31545对,2020年29194对,结婚登记人数逐年减少。从年龄看,男性初婚登记平均年龄29.2岁,女性初婚登记平均年龄26.3岁。

在浙江温州,2021年办理结婚登记的新人共有37027对(含跨区域办理结婚登记2483对),平均初婚年龄男性为29.1岁,女性为26.7岁,男性比上一年推迟0.4岁,女性比上一年平均推迟0.3岁。

在湖北襄阳,2021年度男女初婚的平均年纪男性为35.23岁,女性为33.96岁。2016年襄阳男女初婚的平均年纪为29.41和27.27岁,相比之下,5年里推迟了近5岁。襄阳日报评论称,难怪为人父母者如此着急了。所以,互相理解,也许才是和谐相处的不二法门。

多地离婚登记数量大幅下降

去年有个热点话题是“离婚冷静期”。2021年1月1日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正式实施,当事人离婚申请30天后,只要夫妻双方中有一方反悔,未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的,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,“离婚冷静期”的实施以及婚姻辅导的有效开展,减少了冲动离婚的`发生。

2021年江苏全省共受理离婚登记申请240435对,当年完成离婚登记134943对,占离婚登记申请总数的56.12%;87635对离婚申请在冷静期内主动撤回或逾期未办理视为撤回,占比36.45%;17857对因处于离婚冷静期或登记发证期,尚未办结,跨年至2022年继续办理。

也就是说,去年江苏近四成离婚申请在冷静期撤回。

图片来源:江苏民政

在安徽合肥,2021年共有16851对夫妻在民政部门办理了离婚。这一数据与2020年同期的34591对相比降幅超过51%。

安徽阜阳也出现离婚数据较大幅度下降。据阜阳市民政局介绍,2021年全市办理离婚登记14105对,与2020年的28148对相比,减少了整整一半。以颍州区为例,去年1月份,离婚登记数为0,因为民法典去年1月实施,中间要经过30天的冷静期。2月份离婚登记为74对,相比往年同期有所下降。

在湖南岳阳,2020年有15856对夫妻办理离婚手续,而2021年为8259对,离婚总量减少7597对,降幅达48%。

在湖北十堰,2021年,全市有4600多对夫妻分道扬镳。但值得一提的是,自2021年实行“离婚冷静期”后,近5年来离婚人数首次出现骤减情况。

来源:十堰晚报

在浙江温州,2021年全市共受理离婚申请19762对,冷静期结束后未办理离婚手续的有9774对,实际办理离婚手续9988对,比上一年减少5547对。

在温州鹿城区婚姻登记处婚姻调解室辅导老师徐兰琴看来,不少前来办理离婚登记的夫妻都属于冲动型离婚,这时,离婚冷静期政策与婚姻辅导就派上了用场。“这几天,我就接触过这么一对夫妻,新年复工第一天吵闹着来离婚,一问原来是鸡毛蒜皮的小事,妻子认为丈夫生活大手大脚,年货买得太多,丈夫觉得妻子太过强势。经过我们一个小时的疏导,两口子最后手牵手回家了。”

人们常说婚姻有七年之痒,意思是爱情在七年后,会进入一段危险时期,婚姻也容易亮起红灯,那么这种说法是否准确呢?

杭州民政部门数据显示,2021年,男性离婚平均年龄40.3岁,女性离婚平均年龄37.9岁;婚龄6-9年的离婚数为最高,占总比的23.92%,婚龄在10-15年的占20.27%。

浙江温州的数据则显示,去年男性离婚平均年龄40.6岁,女性离婚平均年龄37.8岁;婚龄10-15年的离婚数为最高,占总比的24.72%,婚龄在6-9年的占22.66%。

  结婚登记创下1986年以来新低3

去年我国结婚登记人数创36年新低。据报道,民政部最新发布的统计季报数据显示,2021年我国结婚登记数据为763.6万对。这是继2019年跌破1000万对、2020年跌破900万对大关后,结婚登记数据再次跌破800万对大关。记者梳理数据发现,这也创下了1986年以来的新低,仅为2013年最高峰的56.6%。

连续3年,结婚登记人数年均下降百万对,按这趋势,接下来结婚登记人数不能不让人忧心忡忡。当前,举国上下都在劝生,而按照上述数据,当务之急显然则需劝婚,如果结婚人数连创新低,人口出生率必然难以提高。

无论劝婚还是劝生,光靠轻飘飘地劝显然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。当下,一要弄清楚为何结婚登记人数越来越少,二要根据所诊断出的情况,对症下药。据分析,结婚人数快速下降,与适婚人群总量减少有关。

有关报道说得很清楚,从近四十年数据看,我国出生人口在经历1987年这一近40年的最高峰之后,连续多年下行。换言之,适婚适育人数少了,结婚人数自然下降。由此看,劝婚和劝生不能割裂,否则就会陷入“死循环”,适婚人数这个基本盘越大,结婚人数才可能越多。

人们不愿意结婚,抑或不愿那么早结婚,主要有两方面原因,一方面,年轻人的婚育观发生了变化,比如独立、自主意识越来越强,而全社会对晚婚、不婚人士的包容度也越来越高。哪怕一个人抱定不婚不育,选择孤独到老,除了亲人“干预”,很少有人对此置喙。另一方面,则如专家所称,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,使得年轻人独立生活工作的年龄被拉长。

生活成本攀升,居城不易,也让很多人想结婚而不敢结婚。有网友自嘲:“现在工作都不稳定,谁有心思去结婚?”还有网友表示:“让母鸡下蛋,总得要找个窝,高房价等一系列问题压得男人们喘不过气来,一个人舒服不香吗?为什么让两个人受罪?”此话让人有被冒犯之感,但话糙理不糙。此外,家庭暴力等因素存在也让一些人恐婚。

适婚人群总量减少,短期内很难改变。但国家通过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,鼓励和激励适婚人群步入婚姻殿堂,则有较大的空间。比如,为年轻人提供他们住得起的婚房,比如对家庭暴力依法严厉管束。当前,各地为鼓励生育纷纷出台政策,一些措施令人深感诚意。

同样的逻辑,相关部门要劝婚,也要出台打动人的优厚政策,让人既要心动更要行动。在劝婚的同时,也要正视单身群体的诉求,保障他们的权益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,我国家庭户均规模为2.62人,比2010年减少0.48人,出现了很多单人户。单身有单身的心声,一些单身女性不结婚,不代表她们不想要孩子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有代表委员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谈到了单身女性的权益。

比如全国人大代表华树成建议,赋予适龄单身女性生育权利;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建议,要保障单身女性生育权以及非婚生子女的平等权利;全国政协委员花亚伟呼吁,允许年满30周岁以上的未婚女性生育一胎,且享受合法生育的产假、生育保险等权利;全国政协委员白岩松表示,要确保并落实非婚生子女权利……

这些建议是否可行以及如何落地,都需要探讨,但不争的事实是,单身女性这个庞大群体的呼声值得倾听,她们的权益亦需呵护。“宜未雨而绸缪,毋临渴而掘井。”相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结婚登记人数连年下降这一社会问题,早准备,早应对,力求早见效。无论生育率还是结婚率都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大事,应对越周全,效果就越显著。

《结婚登记创下1986年以来新低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