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为了探讨伴侣动物与儿童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,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“伴侣动物与心理健康”课题组随机选取了北京市11所普通小学的402名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。研究结果显示:相比不养伴侣动物的儿童,养伴侣动物的儿童更少感到孤独,有更强的分享倾向,更愿意照顾幼小的儿童;而且与伴侣动物关系越亲密的儿童,他们的分享意愿和照顾幼小儿童的意愿也越强烈,孤独感水平也越低。
此外,此次研究中还发现:在养伴侣动物的儿童中,98.5%的儿童表示他们喜爱自己的伴侣动物,同时有85.3%的儿童觉得伴侣动物也爱他们。在关于喜爱伴侣动物的原因上,最主要的三大原因是:伴侣动物可爱(76.6%),有了伴侣动物的陪伴感到不再孤单(65.0%),伴侣动物能给家人带来快乐(60.9%)。在不养伴侣动物的儿童中,94.1%的儿童表示喜欢伴侣动物,此外,有61.3%的儿童表示非常想养伴侣动物,有31.4%的儿童表示有时想养伴侣动物,明确表示不想养伴侣动物的儿童仅占7.4%。
对养伴侣动物儿童家长的调查结果显示,家长们认为,伴侣动物对孩子的积极影响最主要有三个方面:一是,更有爱心懂得爱护弱小(53.2%);二是,孩子有伴不再感到孤单了(43.5%);三是,孩子对动物产生了浓厚兴趣或爱(40.9%)。同时,伴侣动物对家庭带来的积极影响中最显著的是:伴侣动物增加了家庭的欢乐也让家庭变得热闹了(58.0%)。与此相对的,在消极影响方面,主要表现在增加了卫生打扫工作的负担(64.4%)。
与此同时,本项研究也启示我们,对于那些正在喂养或即将喂养伴侣动物的家庭,家长们应有意识地利用儿童乐于接近自然,乐于接近动物的天性,有效的利用伴侣动物作为教育孩子的媒介,在养育伴侣动物的过程中不一味地替代孩子承担责任,潜移默化地将责任感和独立性方面的教育贯穿其中,让孩子寓学于乐,快乐成长。更要注重文明养宠物,健康养宠物,不应顾此失彼。